【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战争时期包头地区的抗日游击队 包头档案 2025年08月15日 09:31 内蒙古
───
2025-08-27 10:30    来源:包融媒平台
【字体: 】    打印    

        党组织和八路军进入大青山后,十分重视组织发展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开展群众性的武装抗日斗争。包头地区组建、发展、壮大的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有:

萨托抗日游击队

          1939年秋,组建成立了萨托抗日游击队,下辖4个班,共70余人。1941年春改编为八路军绥察独立二支队一连,亦称警卫连,常与绥西专员公署一起活动。1942年春又改编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三团一连,一直战斗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活动范围东至归绥城郊,西至美岱召、缸房营、双龙、萨拉齐,南至善岱、大岱、托县、五申、两间房,北至武川井儿沟、庙儿沟、德胜沟等地。大队长为宋玉森,参谋长为韩是今,指导员为许秉智,队长为孟铁贵,副指导员为王国善。
         主要战绩:多次切断、砍断日伪军的电话线、电线杆,使日伪军的电话联系经常中断。拧掉铁路轨道钉数千颗,造成日伪军军事运输经常停运。抓捕敌探、敌特40余名。筹集粮食2000余石、棉衣100套、钱物上万元,以及布匹、棉花等物资。及时营救出被捕的抗日工作人员杨建林等。收缴一间房村不法地主宽会子大烟100多两,粮食20石。
        1939年春,在韩是今的带领下,成功袭击双龙镇伪警察局,缴获了不少档案、物资,均运回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底,配合八路军绥西三团八连和武装工作队,两次打退围剿百只户的敌伪军,击毁汽车3辆,击毙敌人70余人。配合八路军武工队在三道河作战,歼敌30余人。配合八路军攻打毕克齐伪警察署,消灭伪警察10余人,生俘了于姓伪警察署长,缴获步枪10余支,子弹数百发。配合八路军攻打察素齐伪警察署,消灭伪警察10余人,缴获枪支10余支及一些弹药。
         配合八路军绥西三团在瓦窑圪沁与敌作战,毙敌数十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配合八路军绥西三团和蒙古抗日游击队,在把什胶泥湾埋伏,击毙伪警察多名,缴获步枪数十支,马十多匹。配合八路军骑兵连、蒙古抗日游击队,攻克为非作歹、通敌顽抗的缸房营天主堂,缴获其全部武器、粮食、电台等,并张贴布告,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宗教政策。
        1940年春节,配合彭德大所带八路军,进攻驻扎于账房塔的国民党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第三路,缴获了部分枪支。配合八路军绥西三团,将叛变投敌、作恶多端的胡定良及其部下诱入事先设伏的朱尔沟,将其部下大部歼灭,胡定良带伤逃回察素齐。

萨县抗日游击队

         1938年冬,中共大青山特委和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先后派人深入美岱召、美岱桥、河子、沙图沟、大脑包、何家圐圙、协力气、北卜子、苏波盖、东老藏村一带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工作,并在秘密组建抗日救国会的基础上,挑选骨干青年组建锄奸小组、游击小组。河子村进步知识青年王经雨变卖家产买了一支枪,美岱召村农民董二圪洞卖了二亩半水地买了一支枪,又从土匪手中缴获了2支枪,于1939年初在美岱召村组建游击小组。董二圪洞、董平、张永兴、董兴华等开始袭击小股及零散日伪军,打击汉奸、特务,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经地下党员刘深源动员,仅美岱桥村就有8名伪保甲团成员携带12支枪参加了游击小组。
        1940年春天,在中共萨托县委的精心策划下,将附近几个村的游击小组合并成立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辖两个排、3个班、50余人。1941年春,改编为八路军绥察独立二支队二连;后又改编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绥西三团二连,亦称绥西二连。这支队伍一直和萨县抗日民主游击政府一起活动,活动范围西至包头,东至归绥,北及整个武川和固阳东部,南到民生渠,被誉为飘扬在大青山上的一面抗日红旗。王经雨先后任队长、连长,杨思华、苏发青、彭广华、栗高扬先后任指导员,毛汉荣任党支部书记、副指导员,一排长先后由郭志宏(后叛变)、刘克文担任,二排长先后由刘克文、杨继双、董平等担任。

王经雨(1911-1981),土默特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萨县游击队员。

        这支游击队战斗力强悍,是绥远地区为数不多的、有重大战绩的游击队。他们不仅筹集了大量军需物资,按时足额完成征税任务,配合八路军大青山骑兵三团夜袭大毕克齐、朱尔沟、此老村等伪自卫团,毙伤敌40余人,缴获步枪5支,战马2匹,还独立打了多次胜仗。
        1940年秋,萨县抗日游击队到民生渠附近的柳树淖一带保护农民秋收,驻毛岱的100余名日军得到消息,扑向柳树淖,妄图一举将游击队消灭。萨县游击队在杨思华、王经雨的指挥下,凭借围墙沉着应战,神枪手老武三连续击毙日军两名机枪手、一名指挥官和一只报讯军犬。雷电云等骨干队员也毙敌十余人。天黑后,游击队安全转移到大南沟、一前晌休整。此次战斗,游击队中的余应奎牺牲,雷电云负伤。
        1940年10月9日,萨县抗日游击队夜袭平绥铁路附近的讨合气村敌人据点,俘虏日籍工程师2名,缴获手枪2支,望远镜1架。
         萨县抗日游击队取得的显赫战绩,引起了驻萨拉齐日军的仇视。日军动用重兵,向萨拉齐以东、察素齐以西的沿山区展开梳篦式的“扫荡”,妄图一举消灭这支游击队。日军驻萨县的片桐茂司令部派出10名特务到美岱召一带寻觅游击队的踪迹。此时,萨县游击队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散到农村的堡垒户中,用巧计将这10名化装成货郎、银匠、木匠、乞丐的特务全部抓获。
         1941年4月的一个夜晚,众多日军突然将美岱召村包围得严严实实,并在附近的沟口放了岗哨,严防村里人进山给游击队通风报信。然后,进村找向导带路,准备去黄土尖围剿萨县抗日游击队。村长裴守信是党组织发展的救国会员,他在夜里选择可靠的村民给日军做向导,让他们带着日伪军在清晨时分出发,走大路、绕远路,自己则在日伪军出发后,抄十分险峻的近路去黄土尖给游击队报信。队长王经雨得到消息后,立即在黄土尖前的滥石湾险峻山地布下石头阵。当日伪军进入伏击圈后,游击队从山上疾风暴雨般地往下滚石头,砸得敌人死伤遍野,狼狈逃窜。
         1941年夏季的一个傍晚,隐蔽在白石头沟阳坝碉堡里的萨县抗日游击队得到情报:驻扎在陶思浩火车站的5名日军和10余名伪蒙古军在距离车站南8里地的陶思浩村奸淫抢掠、祸害百姓。游击队中一部分人埋伏在敌人返回时必经的十孔桥附近,另外一部分人则去引诱驻扎在车站北面圪力更村据点里的敌人。大约过了四五个小时,在陶思浩村为非作歹的日伪军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游击队发起进攻后,故意放走了一名伪军,让他跑回车站据点报信。车站内的日伪军在得到消息后向十孔桥扑来,驻扎在圪力更的日军在听到枪声后也向十孔桥扑来。游击队向南北两面的敌人猛打一阵后撤回山里。从车站与圪力更赶来的日伪军同时赶到十孔桥附近,互相打了起来。日军从归绥增援的铁甲车也参加了混战。这一仗,游击队歼灭了10余名日伪军,日伪军相互间自伤了不少人。
        同年夏末,萨县抗日游击队配合八路军绥西三团袭击察素齐镇守敌,杀伤了不少敌人,缴获了大量战利品。
        萨县抗日游击队还打赢了五里坡、大脑包、前脑包、朱尔沟、野马图、门庆坝、上庙儿沟、徐泥板申、三合义、金銮殿、马化龙坝、马场梁、沙兵崖、二道河、李气沟、坝口子、大南沟、菜园沟、耿家营、刘家营、白石头沟、沙图沟、协力气、芦房沟、东老藏、小坝子、毕克齐等多场较大战斗。特别是1942年以后,战斗更加频繁,平均几天就有一次战斗,有时一天要打几仗,有效地消灭和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劳。

萨武固包四边区抗日游击队

          1939年6月,大青山支队组建了萨武固包四边区抗日游击队,共40余人,由任克定、郝占彪负责,隶属萨武固包四边区政府,战斗在武川县西部,萨拉齐县北部和固阳县的东部、东南部,包头的东北部一带。1941年4月,改编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三团三连,一直战斗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
         这支游击队配合边区政府,宣传群众,筹粮筹物,支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4月,任克定带领四边区抗日游击队在乌拉苏开展活动时,与前来“扫荡”的一股日军遭遇。游击队抓住有利战机,先发制人,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毙伤日军10余人。待日军分三路包抄上来,游击队早已安全转移。同年5月,游击队与一支伪军在石兵地遭遇。游击队摸清伪军情况后,主动出击,打死打伤伪军多人,还缴获了不少马匹。

蒙古抗日游击师

        1940年5月,以韩伍为师长的伪“防共”二师,因“通共”被日军缴械后,具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的韩伍和原防共二师三团丁开祯秘密议定,重新召集人马组建武装队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公开举起抗日大旗,配合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开展游击战,打击日伪军。他们从驻扎在包头的伪十八团中,动员了老五红、王全等5人,弄了2支步枪、2支手枪。从日军驻包头瓦窑沟办事处弄到大小枪支45支、子弹若干。然后,从包头出发,沿途到阿善沟门、水涧沟门、北只图、美岱桥、百只户、小瓦窑圪沁、栽林等地召集300余人,成立蒙古抗日游击师,师长为韩伍,参谋长为丁开祯,副官黄天祥(中共绥西地委敌工科长兼民族部长),秘书李直(八路军骑兵支队敌工科长),团长为老五红。
         队伍组建后,先后在石片沟与中共绥西地委书记杨植霖、在井儿沟与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员姚喆、绥察独立二支队司令员于占彪、萨县抗日游击队队长王经雨取得联系,请示指导工作,并按照八路军的指示,开展了政治、军事、纪律整训。之后,韩伍带人给沿山区乡村的伪保安团负责人和伪乡长、伪村长讲抗日形势和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政策,说服这些人暗地为八路军、游击队办事,收到很好的效果。美岱桥的伪保安团长李茂林给蒙古抗日游击师派去七八人,给了五六支枪,还提供了不少情报。

韩伍(1907—1942),蒙古族,土默特人。

         1941年初到1942年春天,蒙古抗日游击师发现并处决了罪大恶极、死不悔改的汉奸、特务8人,处决了叛徒邬再山。
         1942年3月的一天下午,韩伍带着70余人路经水磨沟时,突然被兵洲亥伪警察队300余人从西、南两面包围。韩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他开枪打倒几个敌人后,发现另一批敌人正在抢占东面的制高点。关键时刻,韩伍派出一名机警灵活的战士抢先冲到制高点。这名战士端起机枪朝敌群扫射,并虚张声势地高声命令:“一连往东,二连往西,三连……”敌人以为大部队来了,慌忙撤退。韩伍趁机指挥部队,打死打伤不少敌人,缴获了90余匹战马,17支长枪。
        1942年7月,韩伍不幸被特务刘成科、黍黍杀害,老五红召集余部组成抗日游击团,在沿山区与八路军、游击队配合打击日伪军。1942年冬,武归县长王威带领一个班到二区开展工作,在霍西沟突遭敌人夹击,情势相当危急。正在附近活动的老五红闻讯立即率部前来救援。他们首先将两侧的敌人击溃,然后与武归县长所带人马合兵一处,向东侧山梁上的敌人反击,致敌人败退。

萨县四区抗日游击队

         1939年,大青山支队派田恩民到萨拉齐县四区的陶思浩、古雁、圪力更一带的敌战区秘密开展抗日工作,组建了萨县四区抗日游击队,下辖4个班,共50余人,队长由田恩民兼任,指导员为魏兴国,中队长为郝福海。活动范围多在萨县四区的前山、沿山及平原一带。1941年2月22日,萨县四区抗日游击队配合八路军骑兵三团一部夜袭萨县五区伪警察分队,消灭了部分敌人,破坏了敌人交通与通讯线路,收回通信电线400余斤。

公山湾抗日游击队

         组建于1938年12月,巴总窑村农民李栓才任队长,大青山支队九连派王德功任副队长,队员有郭二挠、李双奇、陈旦小、杨四换、李旺小、郝占彪、郝四小、张有钱、白苏义、杨钱换、白付其、侯二不浪、侯全、李金彩、杨贵等30余人。1938年冬季,日伪军从萨拉齐、固阳、武川出发,到巴总窑一带“扫荡”。公山湾抗日游击队与八路军三营连续几日在山中与敌人周旋。一天,一队日军进三道沟进行搜索,公山湾游击队的8名队员分成两组分别隐蔽在两个山头,待敌人接近时给予迎头痛击,击毙击伤了一批敌人后被大批日伪军包围,副队长王德功在掩护队员撤退时英勇牺牲。
        1939年秋天,公山湾抗日游击队与动委会工作人员在固阳南部筹集了100多石粮食,秘密集中储藏于白菜沟粮台,准备在适当时机运回巴总窑一带。日伪军探知这一消息,出动300余兵力,200多峰骆驼去白菜沟抢粮。大青山支队迅速派三团九连、公山湾抗日游击队、运粮队赶往白菜沟村,敌人的先头部队已在村中搬粮,后续紧紧跟进。见此情景,八路军和游击队迅速抢占南山梁,集中火力猛射敌人,敌遭突袭急忙败逃。八路军、游击队组织车马人力将粮食全部运回根据地。


公山湾游击队当年活动区域一隅。

        绥西地区在共产党的发动和领导下,先后建立起12支游击队和众多的游击小组,虽然人数少、装备差,却凭着一腔爱国热情,誓死抗击日、伪军,发挥了人民武装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