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展宏图,砥砺前行创辉煌。在2025年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档案,回顾“一五”初期的包头不一样的新年景象。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落户包头。包头,正处在大建设的前夜,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即将拉开帷幕。
在奋楫者攀高逐新的过程中,传统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1952年12月20日,绥远省人民政府财政厅粮食局印发《为新年与春节应作好供给工作由》的通知指出,“查新年临近,春节亦将到来,各局、库对当地各受供单位年节所需之各种粮食,必须有计划的预作准备,以便届时充分供给。希即遵照办理,并保证作好这个期间的供给工作为要。”

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新年与春节应作好供给工作由》
12月25日,市总工会发布了《关于新年前后宣传活动的指示》指出,1953年是祖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一年,三年来,我们取得了恢复与发展生产的伟大成就,取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巨大胜利,全市职工应以高度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迎接祖国大规模经济和文化建设。

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新年前后宣传活动的指示》
12月26日,中国粮食公司绥远省公司也发出了《为通知在新年与春节期间对合作社社员粮食的需要应准确计划尽力供应由》的通知,要求1953年的新年及春节,社员所需主要粮食,包括大米、面粉、粗粮等,采取全部由粮食部门就地供应,合作社与同级粮食部门认真研究、周密计划、协商确定,防止出现不应有的损失。

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通知在新年与春节期间对合作社社员粮食的需要应准确计划尽力供应由》
春节前,全市开展了为期九天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运除冰雪垃圾、扫家刷墙......
国营贸易部门调拨大批物资,充分供应市民春节需要。绥远省合作社驻包办事处调来大批鸡、鱼和肉类;土产公司调来许多花椒、大料、干姜和香油;面粉、大米、日用百货都很充足。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物资的种类、数量都比过去增加了不少,和平路供应部每日的销售额增加了两倍多,单是红糖、白糖,每天销售达三百多斤,大米最多卖过一万斤,和平路肉类供应部每天销售各种肉类在一千斤以上,比过去增加了三倍多......
春节拥军优属活动热烈展开,全市各族人民,有的帮助烈、军属清扫环境卫生,有的进行慰问,有的赠送过节礼品,使烈、军属愉快地度过春节。
街上的人们,每天川流不息地涌进各个商店,市场上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做了新衣服,购买了年节用品;家家户户贴春联、窗花。
职工文娱观摩大会开幕,戏剧、舞蹈、歌咏、音乐等节目精彩纷呈。大街小巷,流动文化血脉;市井阡陌,升腾人间烟火。在保障春节生活供应的基础上,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城市建设方面,在修建市街下水道、洋灰马路、东河护岸、黄河堤坝等工程的基础上,开展勘察、测量新市区地形图,进行地质水源钻探,水文、气象、风速、雨量资料调查,防洪排水等各项准备工作,努力搞好包头市城市建设和基本建设,为全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服务。
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全市基本建设新建工程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市劳动局完成了全市劳动力登记,市有关领导机关分批抽调干部充实到基本建设机构,参加国家基本建设。
各单位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砖准备了600万块,大小石头30000方,各种木料13000多立方米,洋灰2200多吨,零散车户的大车266辆......市人民政府建设局、人民建筑公司、包头砖瓦厂等单位,分别派人到外地学习技术和生产管理;自来水厂、发电厂等与基本建设有关单位,积极投身支援基本建设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管理局包头筹备组成立,中央陆续派重工业部的“五四”钢铁公司(1954年改名包头钢铁公司)、二机部的447厂和617厂、铁道部的第二勘察设计总队、轻工业部的华北糖厂、燃料工业部的包头煤矿筹备处及地质部勘探队的联络站办事处等,来包展开工作。
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包头市人民的奋斗精神一直在延续。2024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2025年要锚定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元台阶这个目标,抓增量作贡献,重点围绕做大产业增量、创新驱动赋能、“三在两找”、提升城市能级、就业增收、办好民生实事、作风建设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包头市决心以“万事有解”的攻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誓争一流的决心意志,扎实完成好各项任务,以实绩实效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头答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