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全市开展“树立有解思维、提高工作标准、争创一流业绩”专题活动以来,市档案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从整体出发“谋篇布局”,为年轻干部搭建起理想信念、自我展示、学术研究、成长激励的广阔平台,着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扎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兰台铁军”,“环环相扣”写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大文章”。
以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 为年轻干部搭建理想信念的平台 筑牢思想根基 始终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持之以恒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大力实施“党档联建、强基铸魂”理论武装工程,聚焦档案事业“四个体系”建设、数智赋能、人才建设等9个方面内容讲好“党建+档案”公开课,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使全体党员干部在理论知识、履职能力、作风素质、服务效能、遵规守纪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实现全面提升,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北疆云课堂”、“干部网络学院”等特色平台资源,发挥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年轻干部主动学习热情,自觉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的知识架构,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和实际成效。
以青年干部大讲堂为关键抓手为年轻干部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提升专业能力 切实加强年轻干部跟踪培养,积极组织全馆35岁以下青年干部开展“青春筑梦兰台、续写档案华章——青年干部大讲堂”活动,围绕“六个一”主题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科室职能和个人成长经历进行分享交流,青年干部代表充分展示自身丰富扎实的知识储备,发扬主动思考、深钻细研的工作作风,为大家分享了“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概论”、“和合共生互融互进 籽籽同心共筑家园”、“理会乡土文化 贴近中国国情”等共10期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立意深刻的交流,通过“青年讲、青年学”的方式,使全体干部在交流分享中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整理编印《包头市档案馆干部大讲堂文稿选编》,以理论深研、业务攻坚、学术拓展三个部分充分展现了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以青年之风采,展时代之新风,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以校馆合作为重要契机 为年轻干部搭建学术研究的平台 激发学术热情 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等考察调研,与中国人民大学就年轻干部培养、学术交流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与辽宁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聘任徐拥军、刘越男、钱明辉、赵彦昌等全国档案专家、领军人才为我馆专家智库成员,以高等院校学术资源优势赋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作用,鼓励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中国档案学会及东北地区论坛征文活动,在东北地区论坛征文活动中入选论文1篇,中国档案学会学术交流活动中入选论文2篇,进一步浓厚年轻干部学术研究氛围,促进档案学术研究繁荣发展,为档案事业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以严管厚爱为根本导向 为年轻干部搭建成长激励的平台 打造过硬队伍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年轻干部准确掌握《条例》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真正将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在干部的选育管用过程中,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树立起鲜明的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用人导向,对干部队伍开展持续性的监督检查,努力破解束缚年轻干部工作的种种禁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切实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引导年轻干部积极投身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焕发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在今后工作中,包头市档案部门将坚持把理论武装贯穿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必修课,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牢干部成长的“筑基期”、“实战期”,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以“有解思维”和“优解思维”不断激励年轻干部“想为”的志气、提升“敢为”的勇气、增强“善为”的底气,教育引导全体干部以永不懈怠的奋斗状态,永不停滞的冲锋姿态,挺膺担当、岗位建功,不断谱写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