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包头记忆>正文
60年代包头百姓生活片段
───
2021-07-28 16:26    来源:资源开发科
【字体: 】    打印    

                        作者:张克薇

1963年的国庆节到了。这几天,包头晋剧一团每天都要在黄河剧场早、晚演出两场,剧目都是市民们喜欢看的《三月三》、《打金枝》、《李天保》、《转心壶》、《赶女婿》、《斩子》等戏剧。

捱过了3年自然灾害,包头市民的物质生活大有改善。一个细节:地处东河区南门外11号的包头食品厂,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开始承揽“糖果、饼干、糕点、面包”等食品加工服务,“不论机关、团体、人民公社、以及个人,不论数量多少”。还承诺:“手续简便,收费低廉,保证质量,交货迅速,”这在刚过去的粮食短缺的困难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文化生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一份市文化局写给中共包头市委、市人委“我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字:“目前全市有晋剧团两个、民间歌舞团一个、曲艺队1个、剧场8个、电影院2个、曲艺馆7个、文化馆7个、文化站1个、市图书馆1个、书店8个、电影发行公司1个、工会系统文化宫2个、大型俱乐部26个、电影放映单位75个。”

这天,家住包头皮革厂家属宿舍(今东河区东河西侧一带)的马婶,刚吃过中午饭就张罗着准备晚饭了,她拿出和面的大瓷盆,结结实实地和了一大块白面,得把全家人晚饭吃的面条擀出来。晚饭后,她要去黄河剧场看晋剧《打金枝》,虽说晚场票价比早场要贵一些,一张票卖两角钱,但马婶就是喜欢看,百看不厌。

马婶老伴马德,包头皮革厂工人,爱厂如家,勤俭节约,人称“红管家”。这会儿,他看老伴忙活着,就把炕上趴着玩的孩子抱在了怀里,那是他的外孙。老马有2男4女6个孩子,大女儿包头师专毕业后当上了人民教师,二女儿参加了工作,是合作皮革厂的干部,大儿子今年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学院,读大学去了,三女儿、四女儿和二儿子分别读中、小学,最小的儿子6岁,学龄前在家玩要。

老马是7级工,每月工资92元,两个女儿的工资每人每月36元,全家一个月收入160多元。马婶过日子有自己的主意:收入多,也得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她可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平日里不该花的钱节省下来,给全家人添置衣服,置办生活用品。家里大小人冬有冬装、夏有夏衣,出门还有出门的衣服,大女儿、二女儿都有毛料褂子,每个人还有一块手表。老马常参加会议,买了一辆自行车,今年又给他缝了一身平面绒衣服,开会、走亲戚穿。

今天,两个小儿子回来的晚,午饭还没吃完,三女儿已经帮着收拾碗筷了,二女儿手拿一块抹布,擦抹着红躺柜,她已结婚,那个小孩子就是她的娃娃,这会儿也睡着了,只见大女儿拾翻着在找外套,准备出门去上班。

这一片家属房都是里、外间的平房,老马家外屋有两个大件家具:红躺柜和紫红碗橱,上面摆着“牡丹牌”收音机,双铃马蹄表,挺大的、可以照见穿衣的镜子、两个图案艳丽的新铁皮暖壶。外屋大炕上铺着满炕的大毡和一块毛地毯,高高的一垛被褥几近房顶,用红花线毯苫了个严实。墙上挂着的是一溜奖状:“五好党员”、“劳动模范”、“勤俭持家”。窗台上养着几盆花,一盆“洋绣球”,花开得正艳。里屋是孩子们居住的地方,一铺大炕,简单、洁净。

忽听院外唤“打奶子嘞”,马婶赶忙拿着新买的细瓷蓝边大白碗走出去。包头耐火器材厂生产的这种甲级瓷碗,一直在市场上卖3角1分钱一只,先前她转着看了几次,没舍得买。为迎接国庆,该厂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降低了成本和售价,2角2分一只,这回马婶买了,她算了笔账,一只碗能节省9分钱呢。

马婶打的牛奶是东河区口袋坊巷甲16号“西滩牛奶社”送货上门的牛奶。这家牛奶社由于生产扩大、产量增加,凡市民家有哺乳婴儿、单位劳保用奶等,均可订购,“手续简便,准时送奶,牛奶价格每汽水瓶2角5分”。他们还接洽“东河区以外单位劳保用奶业务”,为此,西滩牛奶社向社会公布了他们的电话:8282。

马婶端着牛奶,碗里浮着一层黄油,从巷子里走过,乳香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