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工作动态>正文
包头市档案馆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2015-05-25 00: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近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包头市档案馆申报的“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入选该名录,这是我市第一个获批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全国共有29件(组)档案文献入选。 五当召,国家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赐汉名广觉寺,是内蒙古唯一保存完整的纯藏式建筑群,在历史上是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并称为全国三大藏传佛教寺庙,极具盛名。 “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形成于清康熙三十四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695年—1948年),是清政府与五当召寺庙之间的往来文书,共计1000余件,内容涉及包括五当召在内的包头地区乃至内蒙古地区的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等各个领域。包括:清朝理藩院、绥远城将军衙门、归化城副都统衙门、萨拉齐等诸厅,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绥远省政府及周边各盟旗王公、台吉等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有关五当召往来的文书;清朝、民国中央政府管理寺庙和僧人的制度、规章及帐册等;清朝末及建国前在五当召膳召地内开垦、开矿、置办产业及由此引发的纠纷等文件;五当召清朝、民国时期地形图、管辖区域图;记载周边各蒙旗信徒所捐赠银两、实物等。 “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时间跨越大,内容涵盖广,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系统、最完整、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时间跨度最长的寺庙档案,填补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的历史档案资料空白,其价值弥足珍贵。对于研究18—20世纪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清朝、民国政府对蒙古地区的宗教政策,以及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由盛转衰的历史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中记述了很多历史上的蒙古文地名,对内蒙古及我市的地名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次“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的入选,结束了包头无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提升了包头档案资源的知名度,对档案工作者加大档案征集力度、挖掘历史是巨大鼓舞和鞭策,对全市档案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作为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也将成为包头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为全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