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包头记忆>正文
周总理与包钢的情缘
───
2015-03-04 00: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包头素有“草原钢城”的美誉,说起包头就不能不提到包钢。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钢铁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到“关内新建钢铁中心问题”时,就写到“绥远之包头及贵州之威宁,可作为目标”。在1953年与前苏联签订的合作协定中,也有建设“两个钢铁厂,能力为各产钢120万吨至150万吨”。这两个钢铁厂就是指武钢与包钢。 建设包钢,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为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重大事件。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根据六中全会的精神,专门在一版发表《保证重点,支援包钢》的社论,提出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1959年9月26日,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提前一年建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容量为1513立方米的一号高炉,并顺利出铁。这一特大喜讯轰动全国。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更于10月15日亲自来包头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这一历史事件至今仍为包头人民尤其是包钢人津津乐道。 关于周总理与包钢的情缘还有一段“总理还愿”的佳话。时任包钢焦化厂厂长李志诚曾经是周总理在延安时期的部下。他在周总理专程来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时,向总理汇报生产的困难,就是需要码头煤。作为国家换外汇的出口矿产,码头煤的调拨是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的。不过在总理得知包钢生产急需码头煤的时候,些许犹豫后给李厂长许了个“愿”,“好吧,我回去跟煤炭部商量一下,尽量调拨一些。”总理返回北京之后,果然将事情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