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包头记忆>正文
钢铁大街 见证包头变迁
───
2015-02-24 00: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打开尘封的记忆,回复过去的时光,一个个历史足印形成了“包头印象”。 回眸往事,国家领导人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即刻浮现在我们眼前;打开档案,王若飞写给舅父亲笔信的复印件仍静静躺在今天东河区通顺街3号的泰安客栈;翻开旧影,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钢铁大街,见证了包头一步步迈向“现代化都市”的步伐;走近民俗,二人传如何落地生根包头也许就有了答案;尝尝美食,老包头人舌尖上最不舍的可能就是一壶砖茶陪伴在侧的稍美…… 包头历史,或尘封或久远或鲜活,都曾是我们记忆中的片断,却是这座城市从未中断的故事,本报推出“印象包头”专栏,带您走进包头历史的后院,体味老包头的变迁。 提起北京马上会想到长安街,提起上海首先会想到南京路,同样,说起包头也不能不说钢铁大街。 1956年,钢铁大街还是沙石路,全长7.3公里,宽60米,东起第一工人文化宫,西至昆都仑河。当时,钢铁大街上只有包头第一工人文化宫、包头宾馆(最早叫“交际处”)、昆都仑商场(如今的包百大楼)三处建筑物。 1958年,钢铁大街上又相继出现了工商大楼、八一公园、邮电局、知青饭店、市委大楼、军分区、东方红俱乐部等建筑。 1984年,位于阿尔丁广场东侧的金融大厦建成,成为包头市第一个标志性的大厦。此后,随着更多的建筑和更多的广场公园的建成,以及商圈的崛起,钢铁大街成为包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1991年,包头市对钢铁大街东段进行了拓宽,起点为广场东道,终点为一宫环岛,全长3223米。 2004年,市政部门又采用新工艺,对钢铁大街进行了改造。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钢铁大街两侧的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万达广场、王府井百货、海德酒店、国贸大厦……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钢铁大街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也见证着包头从“一片荒凉”向“现代化都市”的巨大变迁。